中文版  |   院长信箱  |   部长信箱
新闻信息
首页» 新闻信息» 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学习体会(三十五)作者:杨永政
 

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学习体会(三十五)作者:杨永政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1-28     浏览次数:

     

  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学习心得

  研究生院  杨永政

  8月23日-31日,有幸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报名前一直犹豫去还是不去,因为看到安排的课程满满当当,连续上一周的课,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然而,当我踏进清华校门的那一刻起,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培训期间除了聆听到十四位专家精彩纷呈的报告,还亲身感受到清华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体会到“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通过培训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是思想的一次升华。

  从授课感受清华精神。张学政教授所做的“做国家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报告,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适当教学方法、注意课堂语言艺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热爱教学为人师表和怎样做一名好教师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做一名“让国家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报告中阐述许多鲜活精彩的小故事,或诙谐有趣、或鲜活感人、或引人深思。张教授还为教师们现场展示了自己从教生涯中所做的十几本读书札记,其工整的书写字迹,严谨的从教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令每一位学员惊叹、钦佩,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教师情怀。金涌院士做了“研究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养成”的报告,他以“从诺贝尔奖看化工造福人类”为例,提出未来国际竞争主要是科研创新能力的竞争。金院士83岁高龄,在身体不舒服情况下,独自走上5层楼为我们授课,并坚持讲学3个多小时,令每一位学员感动。王炳林教授、刘田教授、金蕾莅教授、陈东教授、王勇教授等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从管理感受清华精神。本次培训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针对学员中既有普通管理人员,又有专家教授,在课程设置上既安排了涉及管理的课程如“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又安排涉及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课程如“做国家和人民满意的教师”、“研究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养成”。通过开班典礼、班旗签名、结业典礼等,使大家对培训产生一种神圣感;通过组徽、组规、口号设计,团队造型、团队风采展示,使大家增强团队意识;通过课前介绍老师和课后分享学习体会,使大家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晨读、课前小游戏,又让大家感觉培训工作既严肃,又活泼。每天晚上,管理人员会通过微信群把第二天课程安排通知大家;每节课上抓拍的照片及时传到微信群与大家分享;教室后面有智慧墙、给过生日学员的小惊喜、结业典礼上的总结小视频,这些小细节不胜枚举。所有的管理都充满了人性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就是“行胜于言”清华精神。

  学习收获。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十多年,一直都是被动的完成自身的工作,平时很少主动思考、自觉学习,更少接触管理理论。通过刘田老师的“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懂得了大学最核心的是人性化,管理工作理念之上、制度保障、流程执行、沟通为上;通过陈东老师的“国学思维与哲学管理”,明白了中国和西方管理理念的不同,按照国学思维管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以先进的理论指导管理工作,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多沟通,多协调,处处事事为学生着想,为导师着想。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虽然和清华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王占军主任在“研究生教育与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报告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石”,各高校应重视研究生教育;要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例如把研究生培养的所有责任归于导师,那么学校和管理者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值得思考;姚强教授在“创新研究与研究生培养”讲到的交叉学科的设置,就能解决我校一些跨学科研究生的问题;姚云教授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与思考”中提高学位论文答辩质量的一些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清华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当前正是我校建设“双一流”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更新观念,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今后也应该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动我校研究生管理干部与外校的交流,提高研究生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