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院长信箱  |   部长信箱
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培养» 【培养】关于组织我校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培养】关于组织我校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6-18     浏览次数:

     

各学院:

为了营造我校研究生创新良好氛围,着力培养一批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拔尖创新人才,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组织我校研究生参加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四届科技作品竞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宗旨

聚焦“三农”问题,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

二、组织机构

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东北农业大学承办。

三、参赛对象

我校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和已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需提供学校推免资格证明、录取证明)。

四、赛题设置

具体赛题范围:紧密围绕大食物观视域下的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安全、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营养与健康、寒地特色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问题等重大选题,挖掘高校在农业与生命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智慧农业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农林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领域具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释放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特点,形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重大生产实际意义、且有望实现产业化的成果。

五、作品形式

作品形式分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须由3-6名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与乡村振兴和科技强农相关,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作品。具体形式分为科技发明制作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详见附件2)。

六、作品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须由1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推荐。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2名教师指导完成,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件作品,每位参赛队员只能作为1件作品完成人进行申报。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参赛报名日期前两年内完成的作品或成果。已在国际、国家级竞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申报参赛作品需研究生署名第一完成人,研究生须承担申报作品90%以上的研究工作。

4.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由所在单位科研部门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的说明和承诺。

(3)新药物(含兽药、农药)的研究,须有卫生(农业)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如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请同时提交。

5.所有作品、材料均需按规定格式提交,不符合要求提交的作品不予评审。资格审查通过后,不得变更项目,不得更改队伍成员、排序及指导教师信息。

七、竞赛工作安排

1.学生申报(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至7月12日)

参赛学生按照要求向所在学院提交纸质版(一式一份)+电子版《作品申报书》、《专家推荐书》等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同时,参赛学生须在大赛官网上注册、完善报名信息,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请报名参赛的队员务必实名加入QQ群:610419523,比赛后续信息将在群中公布。

2.学院初选(7月12日至7月16日)

由各学院对本单位申报材料组织初选排序后推荐。各学院需对本单位推荐作品进行资格审查、学术诚信审核,并提交纸质版(一式一份)+电子盖章版《资格审查承诺书》、《作品推荐清单》和《不涉密承诺书》,其中,社会科学类的参赛作品,需进行意识形态审查。

参赛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7月16日前提交。所有作品申报相关材料(附件1)和各学院提交材料(附件3)各一式一份,电子版材料发送至培养处工作邮箱:pyc@nwafu.edu.cn,纸质版交至研究生院213办公室。

3.校内推荐(7月17日至7月26日)

研究生院组织开展校内审核与推荐工作。按照要求,我校可推荐9件作品参加国赛。

4.线上评审阶段(8月10日至8月25日)

竞赛组织委员会组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线上评审产生晋级全国总决赛现场答辩的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现场答辩的参赛队伍须继续完善作品,准备决赛的相关材料。

5.全国总决赛现场答辩阶段(9月25日至9月26日)

按类分组别进行现场演示及答辩,评选出全国一、二等奖队伍及作品;并通过巅峰对决赛决出全国冠、亚、季军队伍各1支。

八、奖项设置

1. 竞赛设全国冠、亚、季军及全国一、二、三等奖奖项,获奖比例不超过进入初审阶段作品总数的1/3,其中一等奖占比15%(含冠、亚、季军队伍各1支)、二等奖占比35%、三等奖占比50%。三等奖由初审专家评审后直接得出,不参加现场答辩环节;一等奖、二等奖经初审入围全国总决赛现场答辩,由现场答辩赛专家评审后得出;全国冠、亚、季军,由各类作品一等奖前三名进行综合路演及答辩后决出,同时推荐冠军队伍参加总会全国大赛“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评选。

2.竞赛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竞赛组委会向冠、亚、季军、一等奖作品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3.参加现场答辩并获奖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竞赛组委会向全国冠、亚、季军作者颁发奖杯,并颁发奖金;向全国一、二等奖作者颁发证书,并颁发奖金。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解素艳

联系电话:029-87082125

校内QQ交流群:610419523

附件:

1.竞赛作品申报相关材料及格式要求

2.参赛作品具体形式

3.各学院提交材料模板

4.第届科技作品竞赛邀请函

研究生院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