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院长信箱  |   部长信箱
国际合作
首页» 国际合作» 经验分享» 国外访学博士生学习经验总结——关颖慧
 

国外访学博士生学习经验总结——关颖慧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3-13     浏览次数:

     

 

我叫关颖慧,系我校资源环境学院2011级土地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国外短期访学项目资助,我有幸于2013319日到2013915日期间,在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牧草地研究实验室(Grazinglands Research Laboratory,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学研究,师从Xunchang Zhang教授。访学期间,我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研修计划,顺利完成了所有研究内容,同时认真撰写SCI论文,积极参加实验室的研讨会和其它学术交流活动,经常与导师和同事交流学术和生活。六个月的访问学习使我收获颇丰,英语口语、专业知识及科研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国外良好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以及导师对科研工作的认真、严谨和孜孜不倦都深深的触动了我。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和体会,期望能为后续出国深造的同学更好的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参考。

 

        一、 关于牧草地研究实验室

牧草地研究实验室(Grazinglands Research Laboratory)是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简称USDA)农业研究服务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简称ARS)下属的一个研究所,位于美国中南部俄克拉荷马州(Oklahoma),美国著名NBA球队雷霆队的主场便位于此。美国农业部是联邦政府内阁13个部之一,是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主要任务是寻找解决影响美国人日常生活中有关农业问题的方法。由于美国农业部是按照法律设置的,机构稳定,职能明确,其下属的每一个研究所都各尽其责。而牧草地研究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开发、转化或者提供一些改进的技术、技巧和管理策略,用以帮助评估和管理农作物、牲畜等在气候、能源和市场三种条件并行下的经济和环境风险,并以此来提高生态环境功能、资源使用率和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等。

该实验室设有两个研究单元:一个是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研究单元,也是我所去的单元;另一个是饲料和牲畜生产研究单元。近年来,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研究单元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如开发一些遥感和模型工具,进行农场、流域尺度上的农业土地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并为原生草原提供生态修复;正确评估气候变化的风险、生态和经济效应,针对不同的生产、保护措施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最优决策工具、理论依据和配套技术;改进或调整水土保护措施、作物种植制度来适应、减缓气候变化,并量化这些管理措施对流域的影响以及气候对水质、水资源的影响。饲料和牲畜生产研究单元则侧重于比较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生态系统、土壤性质、近地面反射波谱特征的影响研究以及优化或改进一些措施,以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增加饲料可用性等。目前,该实验室在SWAT模型、气候变化、遥感监测等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验室的几个教授还是本学科顶级SCI期刊如Journal of Hydrology, Journal of Climate, Climatic Change, Bulletin of American Meteorology Society的编辑或编委会成员。

 二、 国外的生活、学习和科研

 

1.学习和科研

在科研方面,自己出国前就制定了较为详细、明确的访学目标及访学安排,所以到美国后就根据既有的安排开展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在关注气候变暖的同时应该关注极端气候事件的性质、频率和强度是否也在发生变化。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全面评估长江流域1960-2012年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为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初到实验室,为了让周围的同事、同学及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对我的研究有一个了解,导师就为我举办了一个Seminar。他们都各抒己见,毫不保留,对我的研究思路给予肯定的同时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平常,为了解到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也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我积极与导师和同事交谈,参加实验室的每周例会、报告会及不定期举办的Seminar。在实验室的每一天我都过的忙碌、充实而快乐,有不懂的问题我充分利用国外资源,虚心请教周围同事。临近回国,我已完成所有研究内容。熟练掌握了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的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MATLAB编译的方法和技巧,并编制了一套完整的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突变检测程序,来完成大批量气象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分析了长江流域143个气象站点35个极端气候事件指标1960-19851986-20121960-2012三个时间段的时空格局特征;处理数据的同时并着手进行了相关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96号,我针对所得的研究结果向实验室的同事和同学作了汇报和交流。他们对我的其中一个结果非常感兴趣,即青藏高原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暖最显著,随后我们对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实验室主任对我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颁发了证书,以表彰我在访学期间的出色表现,这也为我的短期访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生活方面

俄克拉荷马州以农业为主,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基本的生活用品和食物都能买到,并且超级便宜。出国前,导师已经给我找好了住的地方,这给我带来了很多方便。周围还有很多吃饭的地方、服装店和鞋店,还有Warmart。刚到国外,感觉一切都很新鲜,所以,闲暇之余,我经常与当地人交流,探讨话题,尤其是当地的风土人情之类。周末经常会去公园、教堂,教堂里的人都很热心,他们经常邀请我去家里做客、逛街、一起骑马等。有时,实验室也会组织一些活动。记得我刚到实验室,他们就组织了一个以土豆为主题的party,因为美国人很爱吃土豆,各种做法都有。实验室的同事也会带我去附近的大学、观看NBA篮球赛等。慢慢的,我对美国当地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也有了一些了解,我在不断适应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美国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以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临近回国,我去了纽约,近距离接触了自由女神像,登上了帝国大厦,无论是气势非凡的大都会博物馆,林立的高楼大厦,或繁华的时代广场,或浪漫的中央公园,无一不折射出纽约的繁华和魅力。我还去了费城、华盛顿和波士顿,参观了国会山庄、白宫、华盛顿纪念碑、哈佛和麻省理工两大名校。

                     

 

 另外,在国外生活,我们也要有思想准备,因为所有的问题都要自己一个人来处理,比如租房、买保险、做饭等,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去做,面对问题时自己不得不斟酌如何去解决。于是,我们要学会自己承受,慢慢的,我们变的越来越坚强、独立。

 

        三、 对外方校园文化的认识

我申请的访学单位是一个研究所,而非学校,学生相对较少。因此,对于外方院校校园文化,我没有机会直接了解,但通过询问导师、实验室同事和同学,也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1.学术氛围浓厚

六个月以来,我被实验室的科研学术氛围深深吸引,特别是导师与其他人员对科研的精益求精很触动我。在国外,每一个做科研的人都非常严谨,一丝不苟,从细微之处到思维方法以及研究方向,都十分严格。有时在每周例会上,很多教授会为一个小问题而争论不休。这也使我明白了无论学习什么知识,不能泛泛地学习,而是要掌握这些知识的本质与精髓。另外,国外人工作效率很高,在办公室里基本不谈工作之外的事情,回到家里也很少与家人讨论工作上的事情。

 

 

         2.学术交流形式多种多样,氛围轻松愉快

国外的导师、学生非常注重科研成果、知识和经验的交流,而交流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座谈、讨论、演讲、展示、实验、发表成果等方式进行。我所去的实验室也是这样,走廊里很多墙上到处都有关于实验、科研成果的展示,每个人都可以把这些材料拿到自己的办公室进行细读,如有不懂的可及时向作者请教。在每周例会上,每人都可以把自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实验方案等打印出来分发给大家,这样更便于交流和讨论。另外,国外的学术交流不仅仅局限在室内,还可以在草坪上、阳光下、微风里,只要最终目的是使科学信息、思想、观点得到沟通和交流。510日,我有幸参加了实验室组织的四年一次的”Field Day”学术交流会,会议是在草坪上举行,我们在听报告会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和煦的微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下飘动着朵朵白云,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术研究没有强制性

在国内的时候,身边有很多研究生去实验室都要打卡签到,这种做法主要起到强制性的作用。但在国外,没有人要求你必须来签到,一切都是靠自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所在的实验室要求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每个人来办公室的时间都不一样,来的早走的早,来的晚走的晚。另外,国外的导师都非常尊重学生的意愿,不会强制你去做不喜欢的事情。每次和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他都希望你能对他的想法或者建议给出一些response,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叫交流。

         四、 我的心得体会和建议

1.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

初到美国,陌生的国度和全新的环境会带给人无尽的新奇和遐想,在新奇过后则是无边的寂寞。尤其面对学习的压力、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时,生活当中会出现种种出国之前从未想到的困难。这时候,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进取向上的精神对于战胜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困难只要认真分析、积极地面对,一般都能妥善得到解决。同时,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我们的交际圈,丰富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能尽快摆脱各种问题的困扰。

2.本着谦虚的态度,积极与人交流并善于请教

出国访学期间,有许多事物是我们今生第一次遇到,对于不懂的学术、生活、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善于请教,千万不要碍于颜面不懂装懂或似懂非懂,这样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出国访学的目的就是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和理念,因此,我们应当珍惜有限的访学时间,积极与导师、同学和同事交流,同时本着谦虚的态度,不耻下问。一般老外都比较热情和热心,比较愿意与人交流,随着交流的增多,我们自身的英语水平能得到相应提高,对于想要了解的问题也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3.明确出国的目的,制定详细的访学计划

详细的研究计划是开展学术研究中较为关键的一步,确实对激发贯彻计划的意志有积极的作用,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国前,一定要和导师商量好自己出国的计划以及详细的研究内容,这可以使自己在出国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实验内容,学到更多知识。

4.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英语水平

在国外,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英语水平。如大量阅读,从而丰富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增强语感。像上网浏览网页,读当地报纸都是方便可行的方法。同时,积极参与研讨会,就每周例会讨论到的话题,会后多看此类的书和文章。走在街道上,看着路两旁的各色建筑、各种商店,这也是对所在地文化的一种直接的了解方式。同时,商店的招牌、饭店的菜单等都是方便的学习工具,边看边记,也会促进词汇量的增加。同样,买东西时,可以在别人买的时候在旁边看着,然后对对话进行模仿。我们接触文字的机会越多,自己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也会变得越强。不久,英语水平就会有本质上的提高,

5.走出圈子,多交外国朋友

到国外留学,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如何才能尽快适应甚至融入,是每个留学生都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很多留学生初到国外时,会担心语言表达不正确而把自己憋在宿舍里,每天沉溺于网络,热衷于与国内的朋友联系以消除孤独。而这样,就浪费了与外界学习语言的好环境,同时,也丧失了快速提高外语水平的机会。所以,当生活渐入正轨时,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走出固有的圈子,多交外国朋友,多与外国朋友聊天、一起游玩等。在文化碰撞过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融入了所在国的文化。

此时,我思绪纷飞,感慨万千。六个月的访学生活里有忧伤、苦涩、孤独,但更多的是每天刻苦工作后的疲惫和充实、发现问题的疑惑、解决问题的满足、与人交流的自由和舒畅。总之,这半年让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科学研究理念,掌握了很多研究、学习与思维的新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拓宽了技术面,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扎实基础;同时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全面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视野,了解了国外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思维模式等。最后,我要感谢学校给我这么良好的机会,感谢研究生院、国际交流中心、留学服务中心、资源环境学院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以及导师郑粉莉教授和Xun Chang Zhang教授为我访学的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再接再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