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院长信箱  |   部长信箱
新闻信息
首页» 新闻信息» 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学习体会(二十五)作者:周婷
 

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学习体会(二十五)作者:周婷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1-09     浏览次数:

     

  2018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学习体会

  动物医学院  周婷

  2018年8月23日-30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在清华大学组织开展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学习。在令人向往的中国一流学府,我度过了短暂、紧张而又难忘的学习培训生活。此次的培训时间虽短,但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之丰富,使我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清华培训所感

  1.初见清华

  当我走进清华校园,就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自强不息、厚重载物”的校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行胜于言” 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之才。在清华校史馆的“院士林”,几百位院士及人文名家,他们或是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或是在工程技术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又或是在人文社科领域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正是清华这片净土孕育出的代代大师人物,才奠定了清华今日的盛名与地位,赋予了清华崇高的生命与灵魂。

  2.聆听大师声音

  在8天的培训中,我实实在在领略了大师们的风采,聆听了大师的声音,思想和智慧得到了碰撞和交流。安排的14个讲座主题鲜明,内容精辟,针对性强,很多问题是我以往未曾想过或未曾意识到,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专家教授精辟独到的见解、风趣幽默的讲解,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谢维和教授《一流学科的建设和改革》,王战军教授《研究生教育与“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唐继卫教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金涌院士《研究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养成》,姚强教授《创新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于探索》,金蕾莅教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反馈——基于生涯辅导视角》、姚云教授《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思考》,王炳林教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课程内容与我们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到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形式和新的要求,“双一流”与研究生教育使命。张学政教授《做国家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如何当好一名优秀教师。用师德去潜移默化你的学生,用爱心去爱你的学生,让你的课堂充满激情、智慧、欢乐,做一个国家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刘田老师《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陈东教授《国学思维与管理哲学》,王勇教授《博弈论与互动决策》,罗炜老师《行动雪中工作坊-结构化研讨》,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使我意识到管理是一门科学,领导力是一门艺术。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我们传授了新的知识,传递了新的信息,传送了新的经验。我们不仅是收获了知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更是思想的升华。

  3.感动工匠精神

  在这短暂的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清华老师们以崇高的职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学术水平,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83岁高龄的金涌院士在身体不适情况下,仍然不间断完成3个小时授课,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敬业的工匠精神。张学政教授,七十多岁的高龄,以无比饱满的情绪展示了如何做国家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并分享了他的几十本读书笔记,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清华培训所想

  1. 新时代中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王战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预计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基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截止2017年底,在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将达到265万,在校研究生规模持续增加。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国家战略、国际竞争带来培养质量提升的挑战,规模增长、教育变革带来培养质量保障的挑战。在新时代、新要求挑战下,研究生培养方式如何改变适应经济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双一流”建设是高校的使命,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需要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的顶端,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发展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教育代表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

  3. 如何缩短中西部研究生教育差距

  中西部的研究生教育在发展的整体水平上落后于东部地区,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硬件设施和资金投入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办学理念 和发展观念上。对于我们地处大西北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来说,若想改变区域教育差异的现状,就要从研究生教育观念更新入手,从制度上给予保证,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发挥已有的优势,特色办学,立足西部,发展特色专业,以特色促进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4.更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分类培养,两翼起飞

  姚强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清华大学将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与硕士博士的各自定位相结合进行了改革,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提升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培养各行业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转变,确立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并存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把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转移到博士教育阶段。对少量比例作为博士生预备生源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确定为博士研究生质量的核心内涵,重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5.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全方位育人大计。

  三、培训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一些启示

  清华大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形成并秉持的一些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他们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解放思想,学习先进教育管理理念

  要想缩短与国际、国内一流学府的差距,提高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

  2. 建立健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

  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过程监控,包括研究生招生、培养、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以及导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各个方面,必要的监管、评价、反馈管理,构建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

  3. 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博士培养学术化,硕士培养多样化,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职业化。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硕士研究生,因此,培养高质量的博士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其学术性,增强其科研创新能力。硕士培养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类。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是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则是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

  4. 切实做到 “淘汰制 ”,保障学生质量

  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及 “淘汰制”。“淘汰制 ”的引入有利于培养研究生主动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增强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很难做到真正的淘汰, 要想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实行严格意思上的淘汰。

  5. 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落地,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美国实行导师和指导委员会相结合, 以导师为主的博士生培养方式,这样有利于研究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形成。近年来我校也借鉴了这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但是相应的配套政策没有跟上保证导师的利益,从而导致制度和政策没有落地,没有做的切实有效。

  6. 加大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投入

  清华大学每年立项100余项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700多师生参与,形成各院系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而我校每年用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费有限,今后应该加强投入。

  

  结束语:短短8天的清华培训结束了,通过本次学习,开阔了视野,学习了经验,提高了认识。当前我校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迈进,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深化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使学校的宏伟目标变成每一位师生员工共同的使命,为我校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