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创新中心» 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

转发:2012年全国园艺植物‘组学’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 发布日期:2012-05-15
  • 浏览次数:

http://citruscultivar.hzau.edu.cn/sqschool/showa.asp?id=60

2012年全国园艺植物‘组学’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2年3月14日

 

       2012年全国园艺植物‘组学’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由教育部主办、华中农业大学承办、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立足于园艺学科,以华中农业大学现有的园艺学、生物学、作物学等学科的优质教育和学术资源为基础,聘请海内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教师,介绍园艺组学的学术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全国相关学科的研究生、青年教师搭建高水平的学习、互动平台。 一、授课时间:2012年8月 二、授课地点:华中农业大学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1. 教师构成 园艺组学研究中有突出成果的顶尖学者(多数曾在Nature, Cell, 或者Science上发表论文),主要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芝加哥大学、Illinois大学、Maryland大学,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 2. 课程设置 在为期16天的学习中,安排相关专题、进展、实验等课程30门。主要包括园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园艺植物果实生物学及代谢组学,园艺植物系统生物学,RNA-seq、RNA-pet及其在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蛋白组学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园艺植物基因组de novo测序与重测序的策略与选择、系统进化‘组学’及其在园艺植物中的研究、园艺植物全基因组SNP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等。 3. 教学安排 暑期学校期间,每天将安排4-8 学时教学活动、专题交流和实验课程。 4. 参观活动 暑期学校将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参观华中农业大学相关实验室、校园环境、武汉市光谷、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磨山植物园。 四、招生 1. 招生规模 面向全国招收正式学员120人(含西部地区10人左右);湖北省旁听生若干名,择优录取。全国各高等院校推荐正式学员限3名,并按顺序排列。 2. 报名条件 (1)具有园艺学、生物学、农学等学科与知识背景的二年级以上硕士生、博士生或青年教师(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华中农业大学及武汉市高校的博士生或青年教师原则上作为旁听生招录。
  (2)提供交流题目和摘要(300字左右)者优先考虑。 3. 报名时间和方式 报名时间:2012年5月15日-6月1日 报名方式: 通过E-mail报名,同时提交纸质报名表确认信息的形式进行报名。在暑期学校网页上(http://citruscultivar.hzau.edu.cn/sqschool/showa.asp?id=66)下载《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园艺植物‘组学’前沿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报名表》,需经学员所在单位(学校)推荐,并签字盖章后,寄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接收报名申请表的截止时间2012年6月1日,以邮戳为准。 4. 录取通知发放
   2012年6月30日前在暑期学校网页 (http://citruscultivar.hzau.edu.cn/sqschool/)上公布录取名单,并通过E-mail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内容包含报到时间、地点、所带材料等)。不得转让学员资格。 五、学员待遇 暑期学校组委会将为学员提供以下便利:
(1)免交学杂费并提供食宿,为旁听学员提供午餐伙食补贴; (2)免费提供讲义、资料; (3)为表现优秀的西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云南等地)学生报销往返硬座火车票; (4)为正式学员提供良好的教学、生活、体育活动与交流条件,提供图书阅览(凭临时阅览证)、网络检索等必要的学习条件。 (5)对考试合格者颁发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统一印制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证书,并为表现优秀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学员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据此认可暑期学校的学分(一般为2-4个学分) 六、联系方式及招生咨询 咨询电话:  027-87281850  叶俊丽       027-87282671  侯顺          E-mail:     yejunli@mail.hzau.edu.cn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狮子山街1号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叶俊丽收 邮    编:430070               传真: 027-87280016 2012年全国园艺植物‘组学’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                                 2012年3月10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2009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协助